本报记者 顾泽怡 郭琪
铁力市工农乡北星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总要求,立足自然资源、人文特色、产业情况、发展定位等,着力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下功夫,找准特色、科学推进,描绘出乡景美、乡风淳、乡村富的美好乡村新画卷。
塑造美丽乡村之“形”
北星村高度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提档升级,其中包括主道加宽、道路和边沟硬化、更换铁栅栏、安装路灯,新建水面栈道、广场和农机具集中停放库,对74户村民进行了集中改厕。同时,将村内小树林、道路两侧、河塘沟渠、桥梁涵洞、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作为重点监测区域,通过电子屏、宣传栏、宣传横幅、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广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重要内容,提升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有效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提升了乡村的颜值。
作为乡风文明试点村,北星村扎实完成“十个一”建设目标。依法依规制定符合村屯实际的村规民约,将村规民约绘制成文化墙,长期宣传展示;成立了村书记牵头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赌禁毒会,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14面,设置宣传栏20余个,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打造“德礼之家”;组建了村民微信群、农民文艺活动队和志愿服务队,为他们配置了秧歌服、舞龙道具、移动点歌机等装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帮助村民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
充盈乡村产业之“实”
北星村抓住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经济,通过租用村里闲置民房,打造东北民宿,建设集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现在“民宿样板”有“乡野一宅”“拾忆乡居”“米畔人家”“清风悠舍”等14家,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每间民宿都干净整洁,设有厨房厨具、室内厕所、淋浴室、烧烤娱乐设备等,室外有小菜园可供采摘,无论是家庭聚会、休闲娱乐,还是体验农耕、健康养老,都能满足游客要求。北星民宿日均游客量可达40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5万元,带动村民就业45人,农村的“造血”功能和村民致富内生动力大大增强。
铸牢乡村文明之“魂”
为彻底扭转农村的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北星村一直秉持着“以礼治村、以礼持家、以礼树人”的理念,强化教育引导,突出实践养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治陋习 树新风”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全村51名党员带头落实规定、接受监督,为群众树立榜样,推动精神面貌和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他们引导农民群众利用现有的文化活动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特色实践点,开展文明旅游、环境整治、敬老爱老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次,志愿者参与人数达50余人次。疫情防控期间,全村27名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一线,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该村创新活动载体,举办“开笔礼”“繁花铁力 夏日有你”“弘扬区域美食文化 繁荣百姓业余生活”、党史教育“帮学送学”等特色主题活动,彰显时代主旋律,全面提升村域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新时代好家风,广泛开展“百户千星”“最美铁力人”“美丽庭院”“党员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全村先后开展评选活动15次,评选出美丽庭院15户、星级文明户12户、先进典型25人、优秀共产党员12人。他们重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利用道德讲堂、百姓讲堂、村宣传栏、大喇叭等媒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每年召开先进典型宣讲会,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营造出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