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玉文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工作中,全市各级政法单位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全体政法干警在“回头看”中淬火蜕变,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进一步增强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锻造出一支新时代的政法铁军。
6月25日,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大会召开之后,市教育整顿办充分利用“回头看”有利契机,以督查验收为“切入口”,对学习教育任务一项一项盘点梳理,坚决消除盲点、堵塞漏点,通过“回头看”检验成效、查找问题、梳理弱项、补齐短板、巩固成果,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落地见效。
按照《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指导方案》和《全省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市教育整顿办召开了“回头看”专项督查工作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教育整顿“回头看”工作进行部署,就督查期间“看什么”“怎么看”“怎么干”进行落实,线索办理组和顽瘴痼疾整治组还分别就“回头看”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市教育整顿办成立了4个专项督查组,下沉10个县(市)区和市直政法单位,围绕学习教育效果情况、案件线索办理情况、顽瘴痼疾整治情况、中央督导组和省指导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制度机制建设情况、服务群众实践情况等“六项任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回头看”督查,共下发整改建议书39份。
聚焦重点 打好专项督查“攻坚仗”
查学习教育深不深,消除学习盲点。一查学习对象,确保“一个不漏”。市教育整顿办对全市政法干警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坚决做到“全员参与、不漏一人”。二查学习内容,确保“一项不少”。对全市政法各单位学习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将学习教育日程表、集中学习活动记录和干警个人笔记进行比照检查,对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等活动资料进行细查细看,重点查看规定的学习篇目是否全部组织学习、规定的学习形式是否全部组织实践、规定的学习活动是否全部组织开展。三查学习进度,确保“一点不落”。全市各级政法单位继续利用网络学院、钉钉软件等学习方式,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并将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回头看”必学内容,通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学习研讨、交流体会等形式,畅通学习渠道,强化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法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查案件线索办理清不清,消除破案堵点。市教育整顿办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线索办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报送案件线索查办有关情况通知》《关于开展案件线索查办“回头看”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线索办理“回头看”工作任务,针对中央督导组交办、省指导组督办及“四案”线索,以“三包三建三查”为基础,综合运用专班办案、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展开核查。为提高线索核查质效,指派专人对每一件线索进行跟踪督办,对每一份核查报告进行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并纠正核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全市各地各政法单位均制定了《线索查办工作方案》和《线索台账》,成立了案件线索核查专班,全面落靠线索核查工作责任,线索查结率达到了91%。
靶向发力 确保问题稳固“不反弹”
查顽瘴痼疾整治实不实。通过“回头看、回头治,回头查、回头改”,确保整改工作不留盲区、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全市55家政法单位,问题整改率为99.42%。其中,“六大顽瘴痼疾”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七查”问题和线索整改完成率达到了98.03%。
查落实中央督导组和省指导组反馈意见整改力度大不大。针对中央督导组反馈的六个方面19个问题和省第八指导组反馈的10方面问题,市教育整顿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5次召开部署推进会议,印发了《中央督导组和省指导组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方案》,下派专项督查组进行督导检查验收。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态度坚决对所有问题照单全收、全部认领,逐一建立整改台账、逐项细化整改措施、实化整改责任。对共性问题集中攻坚,对个性问题靶向发力,确保整改任务件件有着落、整改措施条条有落实,确保问题稳固“不反弹”。
查制度机制建设严不严。全市各级政法单位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认真开展“五查五建五促”活动和“双十”行动,持续挖掘深层次共性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成因,有针对性的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全市共新建和修订各项制度427项。
办好暖心事 亮出为民服务“成绩单”
全市各级政法单位坚持把为民服务贯穿教育整顿始终,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准,围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这一主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大政法干警坚持走下去,通过座谈恳谈、建立服务企业微信群,“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设立咨询台、“法律七进”、公众开放日,深入社区开展创文清扫,深入敬老院、福利院与特殊群体结对子,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市委政法委聚焦重点领域,协调相关政法单位,规范和整治外卖小哥、快递员的运营交通工具不规范等问题;市公安局相继推出了“十个办”便民举措,开展“五大民生保卫战”“五进”宣传,站好“护学岗”等活动;市检察院精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工程”,陆续出台33项惠民举措;市中级法院积极延伸司法审判工作职能,组织开展法治护航“少年的你”送法进校园、知识产权街头普法、巡回法庭进医院、走进行动不便当事人家中等活动;市司法局开展了“十所联十会”活动,组织律师事务所与商会“一对一”结对,组织律师为市供销联社所属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服务。全市累计开展为民实践活动5194次,出台惠民便民举措544项,收到感谢信109封、锦旗182面,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