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斌
悠悠书香,润泽人生。日前,在省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全民阅读先优评选表彰活动中,全省共有80个家庭荣获第四届“书香之家”荣誉称号。伊美区的张明家庭获此荣誉。
书香浸润,让生活熠熠生辉。张明自幼好学,参加工作以来,也一直坚持学习,不间断的阅读使她养成了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张明和家人都会买书、看书,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浓郁的书香家庭氛围,让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读书不仅给张明家庭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趣味,还让一家人在学习中共同成长与进步,生活越过越精彩。
走进张明的家,浓厚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驻足流连。张明家中藏书种类多,房间里到处都整齐地摆放着书籍,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艺术、文化教育、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类,现有藏书达千余册,堪称一个小型的“家庭图书馆”。由于家庭成员各自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张明家里的藏书也很有特点,其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医书典籍和文学作品。
张明毕业于吉林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从事文字工作,对文学类的各种古今中外的著作也有搜集阅读的嗜好。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读书笔记、心得、随笔和日记,张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习和思考方法。在工作的十余年里,她的文学作品获得过国家、省、市级等多项荣誉。
张明的丈夫荣卓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生于中医世家,公公荣跃胜师承其父、也是省内名医荣光武(荣文斌)先生,家传医学典籍不计其数,细化起来书目很是繁杂,从时间跨度上,医学藏书从民国的线装书到现代的印刷品,皆保存完好,尤其是家传的从医案牍、验方笔记,更是弥足珍贵。
在家里,每一个人的读书习惯不一样,都遵循各自空间各自时间。张明的丈夫荣卓家里家教严苛,家族的成年人每日必做阅读功课,并配文字,用于积累与反省。孩童清晨必大声朗读“十八反十九畏”“汤头歌”“药歌诀”等。而张明则习惯于晚上安静的时候,品咂各种人物故事,幻想其中,恬静惬意。
在享受各自的阅读快乐中,对于书,也少不了彼此的帮助融合。公公年纪大了,很多医书古籍都是张明和丈夫荣卓细细整理,这些文字医案很是珍贵,不仅是后世子孙的财富,即便放在医学领域里,也是世上难得。
在整理的过程中,同样是学习。丈夫喜欢读史,张明经常与他交流历史的一些涓流,受益匪浅;在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儿童读物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全家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本鲜活的教材,在帮助孩子学习跟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生命印记渗透给他们。书与书的融合,更像是人与人彼此之间生命的往来,灵魂与故事的互相倾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最终转化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张明的公公行医53年,他治愈的患者无数,受益者感激涕零,为贫困患者节省药费诊费十几万元,算是大医厚德。张明的丈夫荣卓也一样在认真的不断反省精进,创办自己的事业;张明则用所学来丰富工作生活,照顾家庭子女。
张明说,书一辈子也读不完,求索不尽,唯独应保持初心,做好眼前事,学好书里的圭臬至理,写好自己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载体——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