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A01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A01

第A02版
A02

第A03版
A03
 
标题导航
“喜迎党的二十大——网络名人龙江行”首站走进伊春
从“林业人”到“林艺人”
习近平向第二届中非 和平安全论坛致贺信
市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 科学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小耳朵”带来大收益
中央美院雕塑系萧立教授 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我市举行
启动食品生产安全 风险排查防控工作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7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耳朵”带来大收益

张强 本报记者 贾春华

夏日的暖阳普照大地,正是万物生长之时。

走进南岔县浩良河镇北阳村黑木耳挂袋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大棚内,一串串圆柱状的菌袋整齐挂在大棚中,形状各异、肥嘟嘟的“小耳朵”,从遍布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来,长势喜人,散发着无限的生机。

近年来,南岔县通过招商引资、流转土地、政策扶持等项措施,支持黑木耳挂袋种植规模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内生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南岔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与伊林集团签订协议,在浩良河镇北阳村建设黑木耳挂袋种植基地生产大棚108栋,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可挂木耳菌袋162万袋,解决劳动就业120人。

据了解,挂袋木耳种植与传统的地摆木耳种植方式不同,挂袋木耳种植具有节省土地资源、利于木耳生长、产品品质高等特点,由于产品品质不同,大棚挂袋木耳相比地摆木耳每袋会多出0.30元的收益。

北阳村种植基地的黑木耳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立体挂袋栽培技术,从而有效节约了用地。每栋400平方米的大棚能挂1.5万—2万袋菌棒,每个菌棒每年可采摘6到7茬,一栋大棚一年可以采摘1800多斤干木耳,除去菌棒、人工、材料费等成本,每栋大棚可净收益15000多元,108栋大棚每年将会带来净收益160多万元。

今年,北阳村种植基地的黑木耳不仅丰收在望,还带动了附近五七村、北阳村的村民务工增收,每天每人通过采摘木耳,就会得到100多元劳动收益。眼下,北阳村黑木耳迎来第四茬采摘期,大棚内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种的好,更要卖的好。目前,北阳村种植基地黑木耳由于质量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已经远销到山东、四川、天津等地。

路因木耳而宽,“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如今,一朵朵“小耳朵”生长在青山绿水间,“飞”出大山,让黑木耳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我的梦·致富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ICP证2016032301 版权所有  [伊春日报社]   伊春新闻网数字报刊发布平台
© 2016  中国  黑龙江 伊春          国内统一刊号  CN2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