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A01

第A02版
A02

第A03版
A03
 
标题导航
光明集团助学子圆梦大学
长奏文明曲 共享幸福城
喜迎二十大 共创森林城市
入围全国研学 实践教育营地
丰富“四个体系”内涵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进行时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社会实践 让大学生 收获别样假期
小网格撬动食安大治理
“四个坚持”确保能力作风 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8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奏文明曲 共享幸福城
友好区创建文明城市纪实

许丹 本报记者 李平 王鹏

友好区始终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推进“四个体系”建设为抓手,聚焦重点、难点、薄弱点,坚持抓实、抓细、抓长,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档升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落实常态推进机制。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20余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区党政主要领导实地走访,召开现场会就地解决问题105个。与全区56个部门单位签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责任状》,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把38项专项任务41个具体实地考察点位分解到全区39家责任部门,抽调全区骨干力量充实创建办,并成立4个专项工作组,在全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具体问题专项解决、逐类攻破。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实行文明城市创建网格责任分工,将全区划分为11个片区,明确“五级包保”责任制,确保网格员每天轮班在包保片区、路段、点位开展宣传、入户、清洁等相关工作,形成了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定责任的工作格局。在沿街商铺中大力推行“门前三包”管理机制,将卫生、绿化、秩序责任落细、落小、落实。

创新城乡共建机制。以持续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和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扎实推进乡风文明试点村镇建设,开展“文明实践+移风易俗”“送技术进农户”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组织区直部门、驻地单位与各村建立文明单位帮扶对子,税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司法、应急等部门先后开展村容整治、垃圾清理、主题宣传等活动20余次,累计出动人员 200 人次,清理生活垃圾35吨、小广告45处、私搭乱建10余处。

完善宣传引导机制。依托沿街电子屏、宣传栏、宣传橱窗、临街墙体、广告牌等宣传阵地和“智慧友好”微信公众号、居民网格群等新媒体,持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伊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泛发布文明宣传倡议书、创文相关知识等,营造浓厚创文氛围。今年以来,新增景观小品24个、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138块。

强化问题导向机制。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以民为本、内外兼修,全区新增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1.13% ,新增停车位2600个、自行车棚60个、自行车临时停放处386处,“停车难”现象有效缓解,在全区购置布放垃圾箱1400个,为13个小区清运各类垃圾12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68处,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观,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ICP证2016032301 版权所有  [伊春日报社]   伊春新闻网数字报刊发布平台
© 2016  中国  黑龙江 伊春          国内统一刊号  CN2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