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冯蕾 刘妍 记者 林静)嘉荫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围绕“四个体系”建设,紧扣“惠企便民”主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着力破解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该局构建高位推动的领导责任体系,成立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政府采购等19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抽调职能部门精干力量,采取每月“批作业”的方式督促问题整改。整合投诉热线,成立便民热线服务中心,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交办给责任单位“一把手”亲自接单,着力打造体制最顺的营商环境。
构建高效便捷的工作推进体系,在“一网通办”上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大数据”。县政务服务中心982项事项均可实现网上通办,171项事项实现全省通办,13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推出70个集成套餐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手续审批上减时间、减流程、减材料、减费用、减跑路,在服务质量上大力推行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同时开展“企业大走访”,收集问题,现场解决,着力打造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
构建高压打击的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开展县乡两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年度领导班子、政治生态建设考核体系。科学设定考评权重,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重要作用,在受理投诉举报、信用监管、整治“不规范”问题等多方面形成层层重视营商环境、人人建设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着力打造信用最好的营商环境。
构建高度柔性的督导问责体系,组建营商环境专题暗访组,视频暗访窗口单位工作情况。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制定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督导问责专班,对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任务进行全过程督办,逐项检查核对任务落实情况,定期通报各指标进展成效和突出问题,着力打造机制最活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