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强化农资监管,确保全市农户能够买到放心的农资产品,年初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国家1号文件和省农业农村厅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辖区内农资市场和种子经营商店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文件精神,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场监督、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资打假联合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以未审先推、非法转基因种子以及商品粮充当种子销售等违法行为,详细查看经营主体备案、经营档案、种子标识标签、植物检疫证是否规范、齐全等,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对专项检查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违法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加大侵权行为投诉举报力度,在微信公众号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以投诉举报线索为重点对象,集中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侵犯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案件。上半年对全市254家农资经营门店展开了拉网式检查,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57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30余辆次,检查经营门店930家次,查处2起种子案件,罚没款7000元,并利用转基因试纸条等快速检测手段,共检测大豆、玉米、水稻种子32个,全部为阴性,未发现转基因品种,对玉米、大豆、水稻品种共扦样102个。
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下发了《2022年伊春市主要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向农民推荐介绍具有质优、抗病、抗旱、抗涝等新品种。在媒体上发布《致经营者的一封信》,执法人员与经营者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254份,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条幅、滚动字幕、报刊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印制《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及购种指南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到每个经营业户手中和村屯,指导农民如何购种、经营户如何售种。
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加大种子执法力度,对违法乱纪的种子经营者进行严厉处罚,将一切非法经营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市双打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