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焦洋 记者 林静)嘉荫县保兴镇大同村在乡风文明试点村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改善、文明新风提升等方面工作,整村容、淳民风、兴文化,助力打造文明乡村,一幅秀美整洁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突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尚。为涵养文明乡风,增强示范引领作用,大同村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截至目前,组织村民举办“广场舞”“重走抗联路”等活动5次,在全村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同时,积极开展优秀典型选树活动,通过村民自评、互评、村委会推荐等方式,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利用村民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村民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在全村塑造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不断提升村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焕发了新农村文明新气象。
坚持抓好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气。大同村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农村事务实际,倡导“喜事新办”,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抵制讲面子、比排场、摆阔气的不正之风。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村民了解移风易俗,大同村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启明星”志愿服务队伍,将“三会一课”“固定党日”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扫黑除恶宣讲、普法宣传、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6次,深入农民家中发放森林防火、文明祭祀、勤俭节约、乡风文明宣传单400余份,利用《村规民约》、“道德讲堂”宣讲、文化墙等方式方法,使文明乡风家喻户晓。同时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在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为新民风建设提供保障,有效促进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厚民风的形成。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乡风新文明。乡村美,美在“颜值”。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大同村以垃圾处理、地下管网改造、和村主街打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2022年,大同村开展地下管网改造和污水处理站建设,做到管网户户通,有效解决村内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问题。同时,大同村广泛发动志愿者,开展垃圾清理和植树栽花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垃圾清理30余次,号召村内居民集中清洁自家庭院6次,栽种花草树木300余棵,此外,该村开展村主街形象提升工作,在墙体粉刷、党建广场装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板等方面不断改善主街面貌,打造出美丽宜居乡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