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 赵婷 霍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市总工会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把学习贯彻落实报告精神,与正在探索实践的构建可持续多层次的职工医疗第二条保障线工作完整结合,以攻坚破难再实践的务实能力和担当作风,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制度的一致性、执行的协调性,通过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与职工医保和社会商业保险的互动。
从稳定职工预期利益角度看,建立第二条职工医疗保障线,相对杜绝困难职工因病致贫的现象,最大限度降低职工医疗消费支出成本。从工会自身组织角度看,推进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互助、友爱的传统奉献精神,在不因善小而不为的惠民举措中,凝聚了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攻坚破难增进民生福祉的角度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暖民心的工作,还需要相关单位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一起来实现。
新观念与传统互助形态的提出
省总工会十一届七次全委会提出:“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全省统筹”。市总工会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落实此项工作,首先在领导班子中统一认识,指出,从全面维护职工利益出发,省总工会以系统主体为基础提出“职工互助保障”,建立职工医疗第二条保障线的新观念是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工作的制度性创新,在形态上是与社会传统互助、友爱、奉献文化相契合的务实举措。2021年12月10日黑龙江省职工互助保障伊春代办处成立。自代办处揭牌成立到2022年1月31日止,历时一个月零20天,提前完成上报给哈尔滨办事处年度预定目标76万元。伊春代办处在目标完成质量速度上位居全省榜首,得到了中国职工保险互助哈尔滨办事处的通报表扬,并将伊春代办处作为创优争先试点。
互助、友爱、奉献传统理念与制度性创新融合落地,在保障职工健康等方面,提升了职工生活品质。同时,市总工会把职工互助医疗保障工作的探索实践,作为能力作风建设年“我为职工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个数学加法不等式与两个主体的区别
通过调研,提出一个数学问题:1+120=?准确的算法是等于121。但是在职工医疗第二条保障线的保障价值体系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加法不等式。
今年1月28日,美溪林业局公司职工刘女士随单位加入了职工互助第二条医疗保障线,按照相关政策,缴纳互助保费120元。参保后,刘女士因病住院,在正常医保核销后,于7月13日协同丈夫到市总工会伊春代办处办理职工第二条医疗保障理赔手续,经伊春代办处审核,刘女士符合住院医疗、重大疾病及女性重大疾病的赔付标准。7月15日下午16点24分,刘女士账户上出现了这样一个不等式:1+120=31714。这31714元的第二次赔付款为刘女士后续治疗提供了帮助。
目前,职工互助医疗第二条保障线在全市已有232名职工受益,共获得赔付金54.8万余元。美溪林业局公司职工王晓光为市总工会送来“平时献出一份爱、难时拥有互助情”锦旗;部分职工在来信及座谈中表示:“希望把这项活动做好、做大、做强,为我们职工争取最大的福利。”
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比起社会商业保险,职工互助医疗第二条保障线具有保费低、审核快、赔付高、职工可带病参保等优势。目前,职工互助医疗第二条保障线政策规定,有三个保险品种可纳入保障线,即:在职职工住院医疗综合互助保障活动(住院+重疾+意外);在职职工住院医疗综合互助保障活动(住院+重疾);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活动(12类女性特殊疾病)。
与市医保局核销区别:市医保局第一次核销比例为85%,工会第二次核销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指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后,按照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最高不超过统筹基金报销额)20%的60%领取住院医疗互助金。作为职工医疗第二条保障线,这是对城镇现有职工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商业保险的重要补充,更是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发展方向。
以攻坚破难精神推进惠民政策落实
在“共享互助权益”下,市总工会以建立职工互助医疗第二条保障线来实现维权服务的宗旨。现实意义是,建立多渠道保障体系,缓解国家基本保险待遇与职工实际需求矛盾,减轻企业、社会的负担,又可在二次报销中解决职工燃眉之急。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以攻坚破难精神推进惠民政策落实。
主要做法:
——开展调研在攻坚中落实互助保障工作。召开主席办公会和党组会议,深入研究,精心谋划,持续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全力协助“中互会”哈尔滨办事处与市医保部门沟通,调取2018-2020年伊春市所辖县(市)区、森工集团及各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医保统计数据;成立职工互助保障推进小组,以调研和座谈会的方式逐地区掌握职工数和有意愿参保的职工数,协调推进和动员各级工会大力支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
——深入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出于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代办处工作人员到新华保险公司学习,转变思想观念,相互交流经验。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先后走访了伊春市总工会所属基层工会及森工集团工会等共902家单位,发放宣传折页单8千余份。发扬“不怕被人拒之门外”的精神,耐心细致地向上到市级领导、中到县(市)区工会工作人员、下到职工群众的不同群体讲解互助保障的意义、内容及参保选项等。同时,对来访者认真接待,耐心解读政策。举办专题讲座,使各单位和职工群众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参加职工互助保障的好处。
——区分类别专班对接。结合前期调研数据,区分在职职工困难与非困难类别,精准施策。按照专班工作要求,全市工会干部迅速与415名困难职工结成包联对子,建立完善了包联工作的台账。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营造全市“工会干部积极包联、力所能及解决难处、困难职工满意解困、常来互往亲情备至”的包联工作氛围。在医药公司留守处包联点,了解到单位因资金困难,没有为全员职工缴纳互助保障补助费用;另外还有一位叫刘东艳的同志因身体多病、家庭贫困没有参保。对此,包联干部多次与留守处负责人联系,解读职工互助保障政策,答成共识、创造条件为全体职工缴纳了全年互助保障补贴;对困难职工刘东艳,工会干部个人出资为她缴纳互助保障费用,并承诺每年都为她续缴。
截至目前,参保单位包含34家市直单位、8个区县194家单位、8家企业。全市在职职工约13.3万人,2.3万人参与职工互助保障人数,占比17.35%,其中,森工集团在职职工2.4万人,参保人员1.2万余人,参保占比约51.7%,会费金额总计278万余元,居全省首位。参保单位视情况对职工购买互助保障给予补助,森工集团为职工承担保费的75%,部分市直单位承担50%,部分县区单位给予职工现金补贴30元,共同为职工互助保障发力。
——用新机制提高服务新效率。代办处以保障、维护职工利益为前提,简化了第二次理赔流程,符合理赔标准的职工按照规定提供互助金保障书、诊断书原件、住院费用票据等相关材料,即可申请赔付,由伊春市代办处扫描上传给省办事处,最多3个工作日即可收到理赔金,特殊情况下申请材料审核上报后当日可获得理赔金。
——分析原因为再实践创造条件。面对还有较大的职工参保空间这个现实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没有参保单位及职工的问题成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四个原因。一是单位工会经费问题,职工不想全额交会费,单位挂补部分支出乏力;二是有的单位职工想参保,但是单位对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组织参保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参与互助保障的职工,在第二次报销时需要医保和医院等部门配合(开据医保结算单、住院收费票据),由于配合服务时限滞后,导致有意愿参保的单位和职工对第二次核销流程产生误解;四是受到现有政策影响,没有将在职职工个人纳入参保范围,在新业态人群中也只有一少部分人参保。
案例评析及建议
市总工会以攻坚破难的精神,弹射起步开局,使职工医疗第二条保障线工作取得了坚实成效。然而在贯彻“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路上,特别是在落实党的惠民暖心政策覆盖扩面上,还需要再实践再探索,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案例评析:
一起来想才能实现好。目前,新的职工互助保障观念已经由市总工会牵头抓总破冰接果。但是这项工作是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在“一起来想”上需要协调配合,市总工会持续发挥主体协调作用,部门发挥配合作用,主要“想”在落实这项暖民心的政策上,自己在“实现好”压时提速环节上能做什么?通过具体的务实进位,确保好政策收到好成效,为“实现好”提供群众满意的优质环境。
一起来干才能维护好。保持思想认同是“一起来干”的基础。市总工会从再实践的要求出发,为取得的成绩划上句号,因为句号放大就是零,从零开始,协调好与职工医疗第二条保障线有内在联系的部门共同坚守思想认同的主线,以“干”聚力,围绕保障线的社会需求供给,建立好联动机制,在“维护好”现有成果中不断扩大成果。
一起来实现才能发展好。市总工会在坚持“共享互助权益”中,实现了为职工维权服务的宗旨。从这个实践案例的“点”中得到启示是:党的为民情怀的释放要靠有机统一的整体来实现。在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更加需要坚持“一起来实现”的理念认同,才能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发展好”的道路上,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建议:
一是再攻坚再破难,发挥工会主体主动作用。针对目前扩保问题的成因,发挥工会主体作用,采取“先抓单位点、后抓行业线,重点突破社会面”的工作思路,使各单位以及职工群众真正了解参加职工互助保障的意义和好处。
二是在宣传的针对性与广泛性上下功夫。认真梳理理赔案例,从互助、友爱、奉献的传统文化自信立场出发,组织参保单位、工会系统等多层面、多形式、多角度的自我宣传,扩大带动更多人参保。
三是在新实践中实现自我突破。以提高民生品质为依托,在政策上实现自我突破,深度探索在保留原来以单位集体参保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向单位职工个人和社会新业态群体等多层面拓展,在自愿参保意愿下实现政策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