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A01

第A02版
A02

第A03版
A03
 
标题导航
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完成反馈
万象“耕”新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闭幕
哈尔滨近600栋历史文化建筑实现“数字孪生”
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正式启动
做强冰雪经济做大文旅产业 培育高质量振兴发展新动能
黑龙江最大风电场全面投运
夯实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4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尔滨近600栋历史文化建筑实现“数字孪生”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 管建涛 董宝森)记者从哈尔滨市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获悉,近三年哈尔滨市已完成近600栋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工作,实现了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孪生”,为下一步精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为了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2021年7月,哈尔滨市确定运用课题研究方式推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621栋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孪生”工作,包括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等。

在数字化信息采集方面,相关专家通过研究文献、对比考证、现场勘查等多种途径对历史文化建筑综合信息进行了全方面梳理、研判,形成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库;在测绘建档方面,技术人员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现代技术,完美“复制”历史文化建筑,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形成数据库。

“数据获取精度对历史文化建筑维护、修缮至关重要。”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城调所所长甄鑫强说,针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房檐雕刻精细化扫描难的问题,采用空地一体化数字采集方法,构建了三维数据模型,以可视化三维模型赋予了历史文化建筑新生命,让观者“一目了然”。

目前,哈尔滨已对581栋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数据采集、整理,并重新设计历史建筑标志牌、加装二维码阅读功能,方便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建筑信息和背后故事。

“以前的基础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统计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表示,近三年来,专家组通过数字技术、调查研究等手段进行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勘误史实,赓续城市文脉,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哈尔滨“四季长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时代使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ICP证2016032301 版权所有  [伊春日报社]   伊春新闻网数字报刊发布平台
© 2016  中国  黑龙江 伊春          国内统一刊号  CN2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