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颖
“我在老年大学担任绘画教师,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把我20余年绘画的技法、心得、领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国画爱好者、分享给下一代,通过一代代人学习中国画,使中国画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现年78岁的周佩学老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话,中肯、质朴、接地气,体现了老一代国画爱好者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周老师虽然年近八旬,但身体硬朗、步履稳健、思维敏捷、耳聪目明,想必和习练中国画大有关联,大抵因为绘画具有修身养性、延年益寿、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效。他是黑龙江省绥滨县烟草公司的退休职工,曾是一名货车司机,他的“行车轨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退休后,他不想虚度华年,更不想浪费时光,而是想把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用画笔描绘出最美的颜色、描绘出最美的图案,于是开始潜心专研中国画。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周老师作画,没有拜过师傅,没有系统学习,全靠虚心好学和勤奋刻苦。在初学中国画时,就爱上了画老虎。为了把老虎画好,他先后两次专程到双鸭山市集贤县,找到擅长画老虎的刘老师,请教画老虎的精髓。为了把牡丹画好,几经打听,最终到绥滨县北岗乡的孔老师家中,交流画牡丹的奥妙。经过不断打磨,他的绘画技能逐渐提高,画出的花鸟越来越形象,画出的老虎越来越逼真。在绘画道路上,他不断探索、观察、构思,力求把中国画画到极致。他的作品以工笔画为主,写意画为辅,绘画题材主要是老虎和花鸟。迄今为止,他绘画已有20多年了,累计画了几百幅国画作品,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对他身上的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赞不绝口。
周老师不仅钟爱绘画,而且还非常支持文艺事业的发展。每次市县开展书画作品展活动,他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通过参加活动,不断提高绘画水平,并把我国传统的丹青艺术展示给书画爱好者,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目前,他已连续参加绥滨县元宵节书画作品展活动20年,在绥滨县是第一人。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荣获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举办的全省烟草行业离退休人员绘画比赛二等奖;2023年,工笔国画作品入选了黑龙江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的“银龄颂党恩·奋进新征程”展览活动。
除了绘画,周老师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打乒乓球,在职期间是单位乒乓球队队长,球龄已有60多年了,他的乒乓球技术优美而娴熟,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经过了精心雕琢,让人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此外,他时常指导帮助其他球友,像绿叶一样默默地奉献和付出。他十余年如一日的退休生活是这样的,每天上午在自家画室绘画,下午在老干部局打乒乓球,一静一动、一文一武,既老有所为,又老有所乐,如此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霎是令人羡慕和敬佩。
曾国藩说过,“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调整好心态,学会坚持。”周老师是幸运的,因为他把兴趣爱好坚持了下来,在坚持中不断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人生如画,画如人生,在老人眼里,一切都是最美的,未来还有很多景物值得用画笔来勾勒,在妙笔丹青中绘就属于自己的人生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