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棠 记者 顾泽怡)近年来,铁力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代表之家”为依托,创新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方法途径,探索实施“接诊”“巡诊”“复诊”的“三诊”工作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打通代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铁力市人大常委会在加强“代表之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常态化接待群众工作,将每周五确定为代表接待日,通过面对面“接诊”倾听群众心声。在各乡镇、社区公示驻家代表的照片、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健全联系群众登记簿、群众来访登记簿等“五簿一册”台账,针对代表接待群众礼仪规范、人民调解、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流程等内容进行系统性培训,并明确要求代表所在单位对代表履行职责给予支持和保障。
因国有森工企业社会职能移交,铁力市日月峡镇辖区内的12个铁力林业局分公司林场(所)、10个农场居民需到日月峡镇办理民政、卫计、社保、医保等业务,而林(农)场(所)撤并后,很多林场居民搬迁安置在铁力镇“林水家园”小区生活,群众办事交通十分不便。日月峡镇的人大代表在“巡诊”走访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铁力市团结社区的居民以前办理业务需要坐车40公里返回户籍所在的日月峡镇,自从日月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居民们办理业务再也不用往镇里跑了。“家门口就能办,车票也省了,太好了,非常方便。”铁力市日月峡镇居民雷爱春说。
“为方便居民办事,结合我镇居民有一部分长期在铁力市居住的实际,我们在铁力市区内设立日月峡镇为民服务代办中心,解决居民到镇里办事交通不便的问题,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共接待居民咨询事项5000余人次,办理社保、养老、计生民政等便民事项2000余项。”铁力市日月峡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闫洪涛介绍。
铁力市人大常委会打破代表联系群众的层级和地域等限制,积极推进“三级代表联动下沉机制”,积极“巡诊”发现问题。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把伊春市级、铁力市级和乡镇级人大代表重新编组,组织代表跨层级、跨所属代表团下沉到农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家庭等基层群众中,广泛收集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组织代表深入企业,通过“微关怀”“微服务”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提质增效。2020年以来,铁力市人大常委会共开展调研走访活动58场次,走访企业108家,走访群众1.2万余人次,收到群众反映的市区主要路段增加停车位、学校附近设置机动车减速带、维修老旧楼房断裂墙皮等意见193件,就地、转办解决117件。
群众的问题解决了,还要做好回头看,及时“复诊”,确保高质量办好群众关切。“通自来水,解决百姓的吃水问题是民生大事,所以我们回去及时沟通,现在水都入户了,之后我们还会不定期的跟访,出现什么问题及时反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铁力市桃山镇政通社区网格员李晓兰表示,定期“巡诊”很重要。社区依托“人大代表之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及时跟进,协调解决,并开展定期回访,做好“复诊”,关注后续反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把为群众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保障好群众利益。
为避免驻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出现“重答复轻落实”或“只答复不落实”现象,铁力市人大常委会对办理单位承诺采纳代表意见但无法即时解决、需要纳入下步计划解决的事项,每半年组织一次“回头看”现场督办,由办理单位当面汇报办理进度、答复“回头看”督办小组成员的询问;对办理单位“回头看”结果不满意的,将《代表建议办理不满意反馈单》通报其上级主管机关。2020年以来,铁力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24件驻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目前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22件,列入解决计划2件。《关于方便新生儿童刷卡就医的建议》《公交车改善冬季取暖设备的建议》等一大批建议得到落实,真正做到了代表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群众关切从期盼变为现实,实现了建议办理结果代表和群众双满意。